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

脚印飞舞

首页 >>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>>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三国之最强霸主 大漠雄鹰苏勒坦汗 大明:狱中推算国数,老朱崩溃了 大唐: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 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 大明: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 以三国为基,铸至高圣朝 红楼:我在大观园种菜 权倾天下,皇帝也怕我三分 抗日之黎明的天空 
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脚印飞舞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全文阅读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txt下载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

第40章 张释之冯唐列传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话说那张廷尉释之啊,堵阳人氏,字季,家里还有个哥哥叫仲,俩兄弟住一块。早年他靠家财当了个骑郎,给孝文帝打工,可是这十年啊,就像咱们平时在公司混日子一样,没啥晋升机会,更别提啥名气了。释之就自嘲说:“哎,这官做久了,连我哥的家产都快给我败光了,还是不干了算了。”正准备辞职回家呢,结果中郎将袁盎这哥们儿看出他是个有料的人,舍不得他走,就向文帝推荐,把释之调到身边当了个谒者。

释之这哥们儿一上任就迫不及待地向文帝提建议。文帝听了听,觉得这小子说话有点飘,就提醒他说:“咱说话得接地气点,别整那些高大上的,来点现在能用的。”于是释之就开始聊起了秦汉之间的那些事儿,说了半天秦为啥灭亡,汉为啥兴起。文帝一听,觉得这哥们儿挺有见地,就提拔他做了谒者仆射。

后来有一次,释之跟着文帝去逛动物园(啊不,是虎圈)。文帝问上林尉关于动物园里各种动物的情况,结果这上林尉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来。旁边一个管动物的小官儿(啬夫)倒是挺机灵,把文帝问的问题都答得头头是道。文帝一看,这哥们儿不错啊,就准备提拔他当园长(上林令)。

释之一看这情况,赶紧跑上前说:“陛下啊,您觉得绛侯周勃和东阳侯张相如这俩人咋样?”文帝说:“都是老好人啊。”释之又问:“那他们是不是都不擅长耍嘴皮子?”文帝点点头。释之就说:“对啊,这俩老好人虽然不会说话,但人家有真才实学啊。可您却因为这个小官儿能说会道就提拔他,我怕这样一来,大家都去学耍嘴皮子,没人干实事了。而且啊,下面的人学上面的人,那可是比影子还快呢,您这决定可得慎重啊。”文帝一听,觉得有道理,就没提拔那个小官儿。

后来文帝上车的时候,把释之叫上车一起聊天,问他秦朝的弊端。释之就跟文帝一五一十地说了。到了宫里,文帝就把释之提拔为公车令。这释之啊,虽然说话直接了点,但人家有真才实学,又懂得为朝廷着想,怪不得能一路高升呢!

有一天,太子和梁王两人同坐一辆车进宫,居然忘了下车走司马门,这可是个大忌啊!释之这哥们儿眼疾手快,直接追上去把俩人拦了下来,不准他们进大殿。接着还写了封告状信,弹劾他们“不下公门不敬”。这消息传到薄太后耳朵里,文帝吓得赶紧摘了帽子道歉:“哎呀,都怪我教子无方啊!”薄太后一听,赶紧派人传旨赦免了太子和梁王。文帝对释之刮目相看,直接提拔他做了中大夫。

没过多久,释之又升官做了中郎将。有一次跟着文帝去霸陵玩,俩人站在北边,旁边就是厕所。当时慎夫人也在场,文帝指着新丰道对慎夫人说:“看,这就是通往邯郸的路。”还让慎夫人弹瑟,自己则在一旁唱歌,那歌声啊,真是凄凄惨惨戚戚。唱完还跟群臣说:“唉,就算用北山的石头做棺材,再用麻絮填充缝隙,外面涂上油漆,又能怎么样呢?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。”群臣都附和说:“是啊,是啊。”这时释之走上前来,一本正经地说:“如果棺材里有值得留恋的东西,就算把南山都封起来,也还是会有人想挖开;如果里面啥都没有,就算不用石头棺材,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?”文帝一听,觉得很有道理,更加看重释之了,直接让他当了廷尉。

又有一天,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,突然有个人从桥下冲出来,把文帝的马给吓着了。文帝大怒,让人把那人抓起来送到廷尉那里。释之审问后得知,那人是个乡下人,听到文帝出行的消息就躲到桥下去了。等了好久以为文帝已经过去了,才出来,结果一出来就看到文帝的车队,吓得赶紧跑。廷尉按照法律判罚那人罚金。文帝一听就火了:“他差点把我的马吓死,幸好我的马温顺,换别的马早就伤着我了!你就判他罚金?”释之淡定地说:“法律是天子与天下人共同制定的。现在法律就这么判,您要是加重处罚,那法律在百姓心中还有什么威信呢?再说当时您要是直接让人杀了他也就罢了。既然送到我这里来,我就得按法律办事。我要是随便改判,那以后天下人怎么看待法律呢?”文帝想了想,觉得释之说得有道理,就同意了他的判罚。

后来还有人偷了高庙里的玉环,被抓到后文帝大怒,又送到廷尉那里。释之按照法律判那人死刑。文帝又怒了:“这人居然敢偷先帝的庙器,我交给廷尉是想让他灭族!你居然只判他死刑?”释之赶紧摘了帽子说:“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。再说罪责虽然有轻有重,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。要是偷个庙器就灭族,那要是有人挖了长陵的一捧土,您又该怎么判呢?”文帝被问得哑口无言,只好跟太后商量后同意了释之的判罚。这事儿一传出去,大家都觉得释之这个廷尉真是公平公正啊!连中尉条侯周亚夫和梁相山都侯王恬开都主动跟他结交成朋友。从此张廷尉释之的名声就传遍了天下!

后来文帝驾崩,景帝即位,释之这哥们儿就开始慌了,担心新皇帝不待见他,就称病想辞职。可心里又犯嘀咕:辞职吧,怕皇帝一怒之下给我来个诛九族;去见皇帝解释一下呢,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。最后用了王生的主意,硬着头皮去见景帝,没想到景帝还挺给面子,没怎么为难他。

这王生啊,是个善于讲黄老之道的隐士。有一次被召到朝廷里,三公九卿都站在那儿,王生这老头儿就开始装模作样地说:“哎呀,我鞋带松了。”然后扭头对释之说:“小张啊,帮我系下鞋带。”释之这哥们儿也是实在,二话不说就跪下来给他系鞋带。这事儿传出去后,有人就问王生:“你这老头儿怎么在朝廷上这么不给张廷尉面子,让他跪着给你系鞋带?”王生嘿嘿一笑说:“我这老头子又老又没用,自知对张廷尉没啥帮助。但他可是天下闻名的名臣啊,我故意让他给我系鞋带,就是想让大家更看重他。”大家一听,都觉得这王生真是高人啊,对释之也更加敬重了。

释之在景帝手底下干了一年多,后来被派去做了淮南王相,但景帝心里还是记着他以前的事儿。就这样过了很久,释之去世了。他儿子张挚,字长公,也当过大夫,后来因为性格太直,不能跟当时的官场风气合拍,就辞职不干了,一辈子没再当官。

再来说说冯唐这哥们儿吧。他祖上是赵国人,后来迁到了代地,汉朝建立后又搬到了安陵。冯唐这人特别孝顺,后来当了中郎署长,给文帝打工。有一次文帝坐着车经过,看到冯唐就问他:“老人家啊,你怎么当上郎官的?家在哪儿啊?”冯唐就一五一十地说了。文帝又说:“我在代地的时候,我的尚食监高袪经常跟我提起赵国的将军李齐,说他在钜鹿之战中表现特别好。我现在每次吃饭,都会想起钜鹿之战。老人家你知道这事儿吗?”冯唐就回答说:“我觉得李齐还不如廉颇、李牧呢。”文帝一听就来了兴趣:“为啥这么说?”冯唐就说:“我爷爷在赵国当官的时候,跟李牧关系特别好。我父亲后来当了代相,跟李齐关系也不错,所以我知道他们的为人。”文帝一听廉颇、李牧的为人,高兴得直拍大腿:“哎呀!我要能得到廉颇、李牧这样的将军,还担心什么匈奴啊!”冯唐这哥们儿就直言不讳地说:“陛下啊,您就算得到了廉颇、李牧,也未必能用得好啊。”这话一出口,文帝就怒了,站起来进了后宫。过了好一会儿,才把冯唐叫进去一顿训斥:“你怎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羞辱我?就不能给我留点面子吗?”冯唐赶紧道歉说:“我是个粗人,不懂什么忌讳。”

就在那个时候,匈奴又来搞事,朝那(地名)的北地都尉卬同志不幸遇害。文帝对匈奴这个老对头可是烦得不行,于是又忍不住问冯唐:“老冯啊,你咋知道我不能用廉颇、李牧这样的猛将呢?”

冯唐微微一笑,回答道:“陛下啊,我听说古代那些牛逼的君王派将军出征时,都是跪在地上推着车轮子,然后说:‘国境线以内的事情,我管;国境线以外的事情,将军您说了算。军功、爵位、赏赐都由您来定,回来再跟我汇报就行。’这可不是吹牛哦。我爷爷跟我说过,李牧当年在赵国边境当将军,军市的租金全都用来犒劳士兵,赏赐也全都是他自己决定,朝廷从不插手。这样的信任让李牧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才能,他派出战车千三百乘,弓弩手万三千人,还有十万精锐士兵,结果把匈奴单于一路往北赶,东胡、澹林都被他灭了,西边让秦国也服服帖帖的,南边还让韩国、魏国瑟瑟发抖。那时候赵国差点就称霸天下了。可惜啊,后来赵王迁继位,他老妈是个唱戏的,这赵王迁一上台,就听信郭开的谗言,把李牧给杀了,让颜聚来顶替。结果嘛,大家都知道了,赵国兵败如山倒,最后被秦国给灭了。

“我听说现在魏尚同志在云中当太守,也是把军市的租金全都用来犒劳士兵,还自己掏钱五天宰一头牛,宴请宾客、军吏和舍人。所以匈奴都躲得远远的,不敢靠近云中边境。有一次匈奴来犯,魏尚率领车骑出击,杀得他们落花流水。可这些士兵啊,都是农民出身,哪懂什么军法啊,他们只知道拼死杀敌,然后把战功报到幕府去。可要是幕府里那些文官觉得战功报得不合规矩,就按照法律来处罚他们。这样一来,赏赐没拿到,处罚倒是少不了。我觉得陛下您的法律太严了,赏赐太轻,处罚太重。就像魏尚同志,只是因为上报的杀敌数少了六级,就被您削了爵位,罚去做苦力。这样看来,就算陛下您得到了廉颇、李牧这样的猛将,也未必能用得好啊。我这人笨,说话直,要是触犯了什么忌讳,您就当我放了个屁吧!”

文帝一听,觉得冯唐说得有道理,当场就下令让冯唐拿着节杖去赦免魏尚,让他官复原职,继续当云中太守。然后还拜冯唐为车骑都尉,掌管中尉和郡国的车骑部队。这下子,冯唐可是风光无限了!

时间一晃过了七年,景帝上台了,他看冯唐是个有料的人,就让他去当楚相。不过后来呢,冯唐因为种种原因被免职了。等到武帝继位,这位新皇帝可是个求贤若渴的主儿,他到处找人才,结果就把冯唐给举荐了。可惜啊,那时候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,这老人家哪还受得了官场上的那些弯弯绕绕啊,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儿子冯遂推荐给武帝,让冯遂去当郎官。冯遂,字王孙,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,跟我是好朋友,我们经常一起吹牛聊天。

太史公说啊:“张季这个人啊,真是个长者,他守法不阿意,是个正直的好官。冯公呢,他谈论将领的时候,简直就像是在说相声一样,有味儿极了!有味儿极了!俗话说得好,‘不知其人,视其友’,张季和冯公这两位老兄,他们的朋友可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啊,他们的故事完全可以写进史书,让后人传颂。书上还说‘不偏不党,王道荡荡;不党不偏,王道便便’,我觉得张季和冯公就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。”

说起张季和冯公啊,他们可真是有趣的一对。张季在没遇到好机会之前,跟袁盎这个哥们儿混得不错。太子呢,他怕法律,但又总是遇到些不守规矩的啬夫。有一次,他的马惊了,结果被罚了金。还有一次,他丢了个环子,结果却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赏识。冯公呢,他虽然年纪大了,但谈论起将领来还是头头是道。他因为谈论李齐的战功,还让魏尚得到了重用。

这两位老兄的故事啊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,但却又充满了智慧和趣味。他们就像是历史长河中的两颗璀璨的星星,照亮了我们的心灵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明星潜规则之皇 御女天下 浪漫官途 人生得意时须纵欢 福艳之都市后宫 网游之纵横天下 帝御无疆 冰与火之歌 都市皇宫 田野花香 魔女天娇美人志 女神攻略手册 逍遥花都百香宫 瘦不了 八一物流誉满全球 再生缘:我的温柔暴君(全本+出版) 山乡艳事 四合院之办卖粮食办农场起家 都市大巫 万界圆梦师 
经典收藏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 我在大唐做战神 隋唐君子演义 三国:曹营谋主,朝九晚五 亮剑:开局成为汉奸,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 悟性逆天,我在大秦布道长生 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 撩夫记 穿越了还好我是皇帝 残兵1950 三国:我关索干翻乱世 新海盗时代 大唐扫把星 褒姒传 杀神白起 三国: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! 三国之从十常侍之乱崛起 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 剑道乾坤 大宋首席御医 
最近更新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 大明:老朱偷看我日记,绷不住了 穿越原异界寻仙 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 重铸汉骨 穿越占座山 开局穿成奶娃子 穿越: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 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 三国:成为武侯北伐中原 穿越时空王朝命运 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 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 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 风入邺 红警: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 我岳父是朱元璋 大汉天子,我能开启群臣天赋 开局与女尸同床,我是大宋守夜人 隋唐:我握玉而生,成中兴之主 
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脚印飞舞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txt下载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