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

脚印飞舞

首页 >>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>>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大明:教侄子治国,我成了皇叔! 大周龙庭 大明:狱中推算国数,老朱崩溃了 康熙大帝 大唐: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 穿越红楼,开局就被安排到贾府 是篮球之神啊 以三国为基,铸至高圣朝 重生周隋之际 权倾天下,皇帝也怕我三分 
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脚印飞舞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全文阅读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txt下载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

第1章 五帝本纪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黄帝啊,这位大咖可是少典家的宝贝儿子,姓公孙,名儿叫轩辕,听着就霸气侧漏!这哥们儿啊,一出生就带着神灵的气质,简直就像现在的明星宝宝,一亮相就自带光环。小时候呢,他就能言善辩,比现在的孩子还早熟,简直就是个小神童。再长大点,他公正无私,做事有板有眼,跟个小大人似的。等他长成了大人,敦厚勤勉,聪明绝顶,简直就是个人生赢家!

哎呀,说到轩辕那时候啊,神农氏家族可是渐渐衰落了。诸侯们就像一群饿狼,互相撕咬,百姓们被搞得苦不堪言,神农氏也管不住他们了。于是啊,轩辕这位大佬就站了出来,开始苦练武艺,拿着干戈就去征讨那些不听话的诸侯。嘿,你别说,效果还真不错,诸侯们一看这阵势,立马都老实了,纷纷跑来拜见轩辕大佬。

可是啊,有个叫蚩尤的家伙特别嚣张,没人能打过他。还有炎帝这家伙,也想欺负诸侯们。诸侯们一看这势头不对,又都跑去找轩辕大佬帮忙了。轩辕大佬呢,一边加强道德修养,一边整顿军队,还教百姓们种地、养牲口。他还训练了一群猛兽,比如熊啊、罴啊、貔貅啊、貙虎啊,跟炎帝在阪泉的野地上大战了一场。打了三场,终于把炎帝给打趴下了。

蚩尤这家伙还是不老实,不听黄帝的命令。于是黄帝就联合诸侯,跟蚩尤在涿鹿的野地上又来了一场大战,终于把蚩尤给抓住了,还把他给杀了。诸侯们一看,哎呦,这轩辕大佬真是太牛了,于是都尊他为天子,让他代替神农氏,成了黄帝。从那以后啊,只要有不听话的,黄帝就带着军队去征讨,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。他还开山修路,忙得不亦乐乎。这黄帝啊,真是个既能文又能武的全才!

黄帝这哥们儿啊,真是个闲不住的旅行家!东边儿他跑到了海边儿,爬上了丸山,还登上了岱宗山,欣赏了一番大好河山。西边儿呢,他又跑到了空桐,还爬上了鸡头山,真是个爬山达人!南边儿他走到了江边儿,登上了熊山、湘山,感受了南方的风情。北边儿他更是不得闲,一路追逐荤粥到了极北之地,然后在釜山跟各路诸侯开了个大会,还在涿鹿的山脚下建了个城。

这黄帝啊,就像一个移动的军营,四处迁徙,没有固定的住所。他的官员们呢,都以“云”命名,组成了云师团队,真是挺有创意的。他还设置了左右大监,专门监督万国的事务,让万国和谐共处。由于他的功德无量,鬼神、山川都纷纷前来封禅,表示敬意。

黄帝这哥们儿还挺有运气的,居然获得了宝鼎,还学会了推算日月星辰。他任用了一批贤能的人才,比如风后、力牧、常先、大鸿等,一起治理国家。他遵循天地的法则,精通阴阳占卜,懂得生死之道,还善于解决存亡之难。他按时播种百谷草木,驯化鸟兽虫蛾,观察日月星辰、水波土石金玉等自然现象,真是用心良苦啊!

由于他具有土德的吉祥之兆,所以被尊称为黄帝。这哥们儿真是个全能选手,既会爬山又会治国,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啊!

黄帝啊,这哥们儿可真能生,一口气生了二十五个儿子!不过啊,也不是每个儿子都跟他姓,有十四个儿子得到了他的姓氏,这可真是“姓”福满满啊!哈哈,黄帝这家族,可真是人丁兴旺,不知道他们家开不开家庭聚会,要是开的话,那场面肯定得相当壮观!

黄帝这哥们儿啊,住在轩辕之丘,娶了个西陵的美女,就是嫘祖啦。嫘祖作为黄帝的正牌老婆,给他生了两个儿子,这两个儿子后来都当上了天下的老大。大儿子叫玄嚣,也就是青阳,后来搬到了江水那儿住;小儿子叫昌意,搬到了若水。昌意这哥们儿也挺有福气,娶了蜀山氏的女儿昌仆,生了个儿子叫高阳。这高阳啊,可不是一般的娃,有着圣人的品德,真是个了不起的家伙!

后来黄帝驾鹤西去,葬在了桥山。而他的孙子,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,继承了黄帝的位置,成了帝颛顼。这黄帝一家子可真是人才辈出啊,看来他们家的基因相当不错!

帝颛顼高阳这哥们儿,可是黄帝的孙子、昌意的儿子,这血统,啧啧,真是不得了!他这人吧,就像一潭静水,但深不见底,特别有谋略;头脑也特灵光,啥事儿都门儿清。他还擅长养才用人,能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来选拔人才;对天时了如指掌,简直就是老天爷肚子里的蛔虫。他还挺信鬼神的,总按照鬼神的意思来制定道德规范;善于运用气场来教化百姓,祭祀时也是诚心诚意。

这哥们儿的地盘可不小,北边儿一直到幽陵,南边儿一直到交趾,西边儿一直到流沙,东边儿一直到蟠木,真是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啊!不论是会动的还是不会动的,大神还是小神,只要是日月能照到的地方,全都归他管,简直就是个大老板!

帝颛顼这哥们儿,生了个儿子叫穷蝉,这名字听着就挺有禅意的,不知道是不是个喜欢打坐的主儿。后来颛顼去世了,玄嚣的孙子高辛就接了他的班,成了帝喾。这帝喾啊,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,毕竟能当上帝王的人,哪个不是有两把刷子呢?

话说回来,这帝王家的事儿啊,真是跟咱们老百姓不一样。他们这传位啊,就像接力赛一样,一棒接一棒,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跑完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帝颛顼虽然去世了,但他的精神肯定还在影响着后世。毕竟,作为一位伟大的帝王,他的智慧和胆识可是会永远流传下去的。

帝喾高辛这哥们儿,可是黄帝的曾孙哦,这血统可不是盖的!他的老爸叫蟜极,蟜极的老爸是玄嚣,玄嚣的老爸呢,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黄帝啦。不过啊,从玄嚣到蟜极,这两位前辈都没能坐上皇帝的宝座,这皇位就传到了高辛这儿,他总算是圆了家族的一个梦。

高辛跟颛顼的关系也挺有意思,他们是族亲,也就是说,高辛是颛顼的族子。哎呀,这帝王家的事儿啊,真是剪不断理还乱,不过这也给咱们写小说的人提供了不少素材,哈哈!

高辛这哥们儿啊,一生下来就带着神灵的气息,还能自己说出名字来,真是神奇得不得了!他这人特大方,总是把好处往别人身上撒,自己倒不怎么在乎。他聪明绝顶,能洞察秋毫,既能看到远处的风景,也能发现微小的细节。他顺应天意,了解民情,仁慈而又威严,慷慨而又诚信。他修身养性,赢得了天下的敬佩。他善于利用大地的资源,但又懂得节约;他教导百姓,让他们受益无穷。他尊重日月星辰,敬畏鬼神,真是个有德行的皇帝。

高辛的脸色总是那么红润,看起来就像熟透的苹果;他的德行,就像巍峨的高山,让人仰望。他行动起来总是那么合时宜,穿着打扮也像个文雅的士大夫。他执中守正,影响力遍布天下,只要是日月能照到、风雨能吹到的地方,都服从他的统治。

哎呀,这高辛皇帝,简直就是个人生赢家啊!要是有这样的老板,我也愿意给他打工!

帝喾这哥们儿,艳福不浅啊!他先是娶了陈锋氏的女儿,生下了放勋这个小子。后来呢,又娶了娵訾氏的美女,生下了挚这个儿子。可惜啊,帝喾去世后,挚继位了,但这哥们儿治国能力实在不行,于是他的弟弟放勋就取而代之,成了帝尧。看来啊,这皇位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坐的,得有真才实学才行啊!

帝尧啊,这名儿听着就挺有范儿的,放勋,嗯,有种放飞自我、功勋卓着的感觉。他这人啊,仁心就像天那么高,智慧就像神那么玄。靠近他,温暖得就像太阳;遥望他,又飘逸得如同云彩。富了也不骄横,贵了也不张扬,真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啊!

他穿着黄色的衣裳,披着纯色的斗篷,坐着红色的车子,骑着白马,这派头,简直就像从古画中走出来的神仙!他不仅自己德行高尚,还能让家族和睦相处,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。百姓们安居乐业,万国也都和谐共处,这帝尧,真是个人才啊!

要我说啊,这帝尧就像个超级大暖男,用他的仁爱和智慧温暖着每一个人。要是放到现在,肯定是个万人迷,迷倒一大片啊!

帝尧这哥们儿,可真是个会过日子的人啊!他让羲氏、和氏这俩哥们儿去研究天文,好好琢磨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,再把这些知识教给老百姓,让他们知道啥时候该种地、啥时候该收庄稼。这得多有爱心啊!

他给羲仲分配了任务,让他住到郁夷这个旸谷去,专门负责观察日出的时间,指导大家东边儿的农活。到了中午,他看着星星,就能判断出春天啥时候来。那儿的百姓生活得挺滋润,鸟兽也都开始繁衍后代了。

羲叔这哥们儿呢,被派到了南交,负责南边儿的农事。他观察着太阳的高度,就能知道夏天啥时候到。那儿的百姓过得也挺自在,鸟兽的毛也都换得差不多了。

和仲被派到了西边的昧谷,专门观察日落,指导西边儿的收成。他看看星星,就能知道秋天啥时候来。那儿的百姓挺随和,鸟兽的毛也都长得挺茂盛。

和叔这哥们儿呢,住到了北方的幽都,负责观察冬天的情况。他看着星星,就能判断出冬天啥时候到。那儿的百姓过得挺暖和,鸟兽也都长出了厚厚的毛来抵御寒冷。

帝尧这一通安排下来,一年三百六十六天,都用闰月来调整四季的时间。他还整顿百官,让大家各司其职,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。这帝尧,真是个会管理、会生活的人啊!

尧帝问:“谁可以胜任这项任务呢?”放齐答道:“您的儿子丹朱挺聪明的。”尧帝一听,摇头说:“哎呀,那家伙太顽皮又凶狠,不行不行。”尧帝又问:“那还有谁可以呢?”讙兜建议说:“共工虽然爱吹牛,但干活儿挺勤快的,可以用他。”尧帝叹了口气说:“共工是挺会说的,但做事太偏激,表面恭敬其实傲慢得很,不能用。”尧帝再次叹气:“唉,四岳啊,洪水滔天,浩浩荡荡,淹没了高山,冲毁了丘陵,百姓们遭罪啊,有谁能治理这洪水呢?”大家都说鲧可以。尧帝皱了皱眉:“鲧这人违抗命令,毁了家族,不能用。”四岳说:“哎呀,试试看吧,不行再另找人。”尧帝听了,只好同意让鲧去试试。结果九年过去了,鲧的治水工作一点成效也没有。

尧帝说:“哎呀,四岳啊,朕在位都七十年了,你们谁能继承朕的大业,坐上这皇位呢?”四岳赶紧谦虚地回答:“我们德行浅薄,哪敢坐这帝位啊。”尧帝说:“那你们把贵族亲戚以及那些被埋没的人才都推荐上来吧。”大家纷纷对尧帝说:“民间有个叫虞舜的,大家都挺尊敬他的。”尧帝说:“哦?朕也听说过他,他到底怎么样啊?”四岳回答:“他是瞎子的儿子,他爸顽固,他妈泼辣,他弟傲慢,但他都能用孝心和和气把他们搞定,把家里治理得井井有条,从不搞奸诈之事。”尧帝说:“那咱们就试试他吧。”于是尧帝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,想从女儿那里观察舜的德行。舜带着尧帝的两个女儿到妫水边,表现得就像个模范丈夫一样,对她们恭恭敬敬。尧帝看在眼里,觉得舜真不错,就让他负责掌管“五典”——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,舜都做得很好。接着尧帝又让舜管理百官,百官也都井井有条。舜在四门接待宾客,四方诸侯和远方的宾客都对他恭敬有加。尧帝还派舜去山林川泽考察,即使在暴风雷雨之中,舜也不会迷失方向。尧帝觉得舜真是个圣人,就召见舜说:“你办事周到,说话也靠谱,已经考验你三年了,现在你可以登上帝位了。”舜却谦虚地推辞,说自己德行不够。终于,在正月初一这一天,舜在尧帝的文祖庙接受了禅让,登上了帝位。这文祖啊,就是尧帝的太祖庙。

于是啊,帝尧老了,他就让舜来代理天子政务,看看天命是不是站在舜这一边。舜这家伙可真不赖,他摆弄着那些璿玑玉衡之类的神器,把天上的日月星辰都调理得井井有条。他还祭了上帝,拜了六宗,望了山川,拜了群神,一套流程走得是稳稳当当。接着他捧着五方诸侯进贡的瑞玉,选了个良辰吉日,会见了四岳和各方诸侯,给他们分了瑞玉。

到了二月,舜开始东巡,一路走到了岱宗山,祭了山川,见了东方的诸侯们。他还定了日月,统一了音律、度量衡,整顿了五种礼仪,规定了五等诸侯朝见天子时所执的玉器和进贡的财物。这么一圈下来,舜可是忙得不亦乐乎。五月他又南巡,八月西巡,十一月北巡,每次都是这么一套流程。

每次巡狩回来,舜都要到祖庙去祭祖,用一头特选的牛作为祭品。他每五年巡狩一次,诸侯们每四年朝见一次。舜还向诸侯们传达政令,考察他们的政绩,根据功劳赏赐车马服饰。他还把天下分为十二个州,疏通了河道。他制定了刑罚,用五种刑罚来惩治犯罪,但也有宽容的一面,比如遇到天灾人祸就赦免罪犯,对那些顽固不化的罪犯才严厉惩处。唉,这刑罚啊,真是让人敬畏又让人深思啊!

讙兜这哥们儿给尧帝推荐共工,尧帝说:“这货不行。”但还是让他试了试工程师的活儿,结果共工这货果然是个淫棍加混蛋。四岳又推荐鲧去治理洪水,尧帝还是觉得不靠谱,但四岳硬是要试试,结果一试之下,鲧这货也没啥本事,搞得老百姓苦不堪言。同时呢,三苗这帮家伙在江淮、荆州一带老是捣乱。于是舜回来跟尧帝汇报,说:“咱得整整这四个祸害啊!把共工流放到幽陵去,让他去改造北狄;把讙兜扔到崇山去,让他去感化南蛮;把三苗迁到三危去,让他们去教化西戎;至于鲧这货,直接扔到羽山去自生自灭,让东夷的人看看下场!这样一来,四害除了,天下也就太平啦!”

尧帝在位七十年,终于找到了接班人舜。他老人家又熬了二十年,觉得是时候让舜来练练手了,于是就让舜代理天子的政务,还把他推荐给老天爷,说:“这货不错,你瞅瞅。”尧帝退位后,又活了二十八年才驾崩。老百姓们哭得稀里哗啦的,就像死了亲爹亲妈一样。接下来的三年里,四方诸侯都不准奏乐,只能默默地思念尧帝。

尧帝心里明白,自己的儿子丹朱是个不成器的家伙,根本不能把天下交给他。于是,他就把大权交给了舜。这舜一接手,天下就太平了,可丹朱却郁闷了。要是把天下交给丹朱,那天下就乱了,丹朱倒是乐了。尧帝说:“我总不能为了一个人的快乐,让天下人都遭罪吧?”所以,他最后还是把天下交给了舜。

尧帝驾崩后,三年的丧期也过了。舜觉得还是把位置让给丹朱吧,于是他就跑到南河之南去躲起来。可是,诸侯们朝拜的时候,都不去找丹朱,反而跑去找舜;打官司的人也不去找丹朱,都去找舜;唱歌的人也不唱丹朱的赞歌,都唱舜的赞歌。舜一看这架势,心里就明白了:“这是天意啊!”于是,他就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天子的宝座,成了帝舜。

帝舜的名字叫重华,他的家族历史可悠久了。从他往上数七代,都是平民百姓。他老爸瞽叟是个瞎子,老妈早早地就走了。瞽叟后来又娶了个老婆,生了个儿子叫象。这象可不是个省油的灯,整天牛逼哄哄的。瞽叟偏爱后老婆和象,老想着把舜给弄死。可舜这人孝顺啊,不管老爸老妈和弟弟怎么对他,他都逆来顺受、恭恭敬敬的。

舜是冀州人士,他的一生可谓是丰富多彩。他耕过田、捕过鱼、烧过陶器、做过木工,还当过商人。他走到哪儿,哪儿的人就受他的感染,都变得谦让有礼。他在历山耕田的时候,历山的人都争着把田地让给他;他在雷泽捕鱼的时候,雷泽的人都争着把房子让给他住;他在河滨烧陶器的时候,河滨的陶器都变得精美无比,没有一件是次品。他住过的地方,一年就变成村落,两年就变成城镇,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。

尧帝一看舜这么能干,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,还派了九个儿子去给他当助手。舜在妫汭住了下来,他的家庭生活也处理得井井有条。尧帝的两个女儿可不敢因为自己是贵族就欺负舜的亲戚,她们都恪守妇道,对舜的家人恭恭敬敬的。尧帝的九个儿子也跟着舜学到了不少东西,都变得更加优秀了。

可是啊,就算舜这么优秀、这么孝顺,他的老爸瞽叟还是想着要弄死他。有一次,瞽叟让舜去修粮仓的屋顶,然后他在下面放火烧粮仓。舜一看这架势,赶紧用两个斗笠护住自己,然后从屋顶上跳了下来,逃过一劫。后来,瞽叟又让舜去挖井,等舜挖到深处的时候,他和象就往井里填土,想把舜给活埋了。可舜早有准备,他在挖井的时候就挖了一个侧洞,从侧洞里爬了出来,又逃过一劫。瞽叟和象一看舜没死,都吓得不轻。象还说:“这主意是我出的,本来是想把舜给弄死,然后霸占他的老婆和财产。”可是现在呢,他们的如意算盘都落空了。舜回到家后,还是像往常一样孝顺老爸、友爱弟弟,他的心胸可真是宽广啊!

经过这些事情后,尧帝就更加信任舜了,他把所有的政务都交给舜来处理,舜也都处理得妥妥帖帖的。最后,尧帝就把天下交给了舜,让他来当这个天子。这就是帝舜的来历啦!

从前啊,高阳氏家有八个才子,他们个个厉害,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,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们为“八恺”。而高辛氏家也有八个才子,同样才华横溢,大家都尊称他们为“八元”。这十六个家族啊,代代相传,美德不断,名声也从未衰败。可是啊,到了尧的时代,尧却没有能够发掘并重用他们。后来舜上台了,他一举提拔了八恺,让他们掌管土地事务,管理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,结果啊,每件事都办得井井有条,按时按序。舜又提拔了八元,让他们去各地传播五种教育——父爱、母爱、兄爱、弟恭、子孝,结果啊,家庭和睦,社会和谐,一切都那么美好。

帝鸿氏家里有个不争气的儿子,这家伙啊,总是藏着坏心思,干些伤天害理的事,大家都叫他“浑沌”。少暤氏家里也有个倒霉蛋儿,这货呢,不讲信用,还老说人家坏话,搞得大家对他都很反感,直接称他为“穷奇”。还有啊,颛顼氏家里也有个难搞的家伙,这家伙啊,教也教不会,话也听不懂,大家无奈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“檮杌”。这三家人啊,一直为这三个不孝子孙头疼不已,可是啊,到了尧的时代,尧也没能把他们怎么样。

再说啊,缙云氏家里也有个不争气的儿子,这家伙啊,就爱吃吃喝喝,还特爱贪财,大家一看他这样,都叫他“饕餮”。这下好了,天下人都讨厌这四个家伙,把他们四个并列称为“四凶”。后来啊,舜上台了,他在四门大宴宾客,顺便就把这四凶家族给流放了,把他们赶到偏远的地方去抵御那些妖魔鬼怪。这一来,四门都敞开了,大家也都放心地说:“这下可好了,没有凶人了!”

舜这家伙,进入大森林也不迷路,哪怕遇上狂风暴雨也能从容应对,尧一看,心里就有底了:“嗯,这小伙子靠谱,能接我的班!”于是呢,尧老了之后,就让舜来代理天子政务,还让他四处巡察。舜一干就是二十年,尧看他干得不错,就直接让他摄政了。摄政八年之后,尧老爷子就驾鹤西去了。舜按照礼仪,守了三年丧,然后想把位置让给丹朱,可大家伙儿都不乐意啊,都嚷嚷着要舜来当天子。

这时候呢,禹、皋陶、契、后稷、伯夷、夔、龙、倕、益、彭祖这些人,从尧的时代开始就被提拔重用了,但一直还没具体分工。于是舜就把大家召集到文祖庙来开会,商量着给每个人都分个工。他打开四门,广开言路,让大家都来提意见。他还让十二州的州牧来讨论如何彰显帝王的功德,推行宽厚的政策,远离那些奸佞小人。这样一来,蛮夷之地也都纷纷归顺了。

舜对四岳说:“谁要是能发扬尧的功业,我就让他来当官,帮我处理国事。”大家都说:“伯禹当司空最合适,他能继续尧的功业。”舜一听,就说:“好,那就这么定了!禹啊,你平治水土的任务很重啊,得好好干!”禹听了,赶紧磕头致谢,还想把位置让给后稷、契和皋陶,但舜坚持让他干。

舜又对其他人说:“弃啊,老百姓现在缺吃的,你得好好种植五谷,保障大家的口粮。”“契啊,现在百姓之间的关系不亲密,五伦关系也不和谐,你得当好司徒,认真推行五常教育,要以宽厚为本。”“皋陶啊,那些蛮夷不安分,总是捣乱,你得当好法官,根据五刑来定罪,该流放的就流放,但要有度,别太过火。你要公正严明,让大家信服。”

舜又问:“谁能帮我管理工匠?”大家都说垂合适,于是垂就当了共工。舜又问:“谁能帮我管理山林草木鸟兽?”大家都说益合适,于是益就当了朕虞。益也是谦虚得很,想把位置让给朱虎、熊罴,但舜说:“不用了,你俩就一起干吧。”于是朱虎、熊罴就成了益的助手。

舜又说:“哎呀,四岳啊,谁能帮我主持礼仪啊?”大家都说伯夷最合适。舜就说:“好,伯夷啊,你就当秩宗吧,要早晚恭敬,正直而又清静。”伯夷还想把位置让给夔和龙,但舜没同意。舜让夔当了典乐,负责教育年轻人。他说夔这个人正直又温和,宽厚又严明,刚强而不暴虐,简朴而不傲慢。夔还特地说了,音乐能表达人的心意,歌声能延长人的语言,声调和旋律要和谐,八种乐器的声音要协调,不能乱了套。他说自己一敲石头,百兽都会跟着跳舞。

舜又对龙说:“我最怕那些谗言和伪善的人,他们会扰乱我的民众。你就当纳言吧,早晚传达我的命令,一定要诚信为本。”舜还对身边的那二十二位女官说:“你们也要好好干,辅助我处理天子的事务。”他还规定,每三年考核一次功绩,根据考核结果来决定升降。这样一来,远近的功绩都兴起来了。最后,舜还平定了北方的三苗之乱。

这二十二位大人啊,都干得不错,立下了赫赫战功:皋陶这个大法官,断案公正,老百姓都服他;伯夷负责礼仪,上下都懂得谦让了;垂管工程,工匠们都卖力干活;益管山林,山啊泽啊都被开发出来了;弃管农业,五谷长得特别茂盛;契管教化,老百姓都亲如一家;龙管外交,远方的客人都来朝拜了;十二州的州牧们出去巡视,哪个地方都不敢违抗命令。当然啦,禹的功劳是最大的,他开山通河,定下了九州的地盘,各地都按照规矩来进贡,一点都没乱套。这地盘啊,方圆五千里,一直延伸到那些蛮荒之地。南边安抚了交趾、北发,西边搞定了戎、析枝、渠廋、氐、羌,北边也摆平了山戎、发、息慎,东边还跟长、鸟夷这些部落打好了交道。可以说啊,四海之内,大家都佩服帝舜的功绩。

于是啊,禹这个大佬就搞起了九招之乐,还弄来了一堆稀奇古怪的东西,结果连凤凰都来凑热闹了,飞啊翔的,可带劲了!这下可好,天下的美德啊,都是从虞帝这儿开始的,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开头啊!

舜这家伙啊,二十岁时就以孝顺闻名遐迩,到了三十岁就被尧给提拔了,五十岁就开始代理天子的事务,五十八岁时尧老爷子驾鹤西去,六十一岁就正式接了尧的班,当上了天子。他当天子一共三十九年,后来南巡的时候,在苍梧之野一命呜呼了。他的墓啊,就葬在江南的九疑山,那地方后来就叫零陵了。

舜当天子的时候啊,扛着天子的大旗,还特地跑去朝见自己的老爸瞽叟,那叫一个毕恭毕敬,就像个乖儿子一样。他还把自己的弟弟象封为了诸侯。不过啊,舜的儿子商均也是个不争气的家伙,所以舜就提前把禹推荐给老天爷了。舜在位十七年后就去世了,三年丧期结束后,禹本来也想把位置让给舜的儿子商均,就像舜当初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一样。可是啊,诸侯们都不买账,最后还是禹接了班,当上了天子。

虽然尧的儿子丹朱和舜的儿子商均都分到了地盘,用来祭祀祖先,穿着自己的服装,享受着该有的礼乐待遇,但他们见天子的时候,天子并不把他们当臣子看待,这就是表示不敢专权啊。看来啊,这天下还是得有能者居之啊!

哎呀,这黄帝到舜、禹这些大佬啊,虽然都姓同一个姓,但他们的国号可都是各有各的特色,这样也是为了彰显他们的卓越品德嘛!黄帝呢,他的国号叫有熊,听起来就挺威猛的吧?帝颛顼呢,他的国号是高阳,听起来就像太阳一样明亮;帝喾的国号是高辛,估计是个心思细腻的大佬;帝尧的国号是陶唐,嗯,说不定是个陶瓷艺术爱好者;帝舜的国号是有虞,有虞有虞,这名字听起来就像个会算计的智者。

到了帝禹这儿啊,他的情况就有点特殊了,他的国号是夏后,但是呢,他的姓氏却和别人不一样,姓姒氏。这就像是在一堆苹果里突然冒出个香蕉来,挺有意思的吧?还有啊,契这家伙是商朝的祖先,他姓子氏,这子氏听起来就像个会生儿子的家伙,哈哈!至于弃嘛,他是周朝的祖先,姓姬氏,姬这个字啊,让我想起了古代的美女,说不定弃的祖先就是个美男子呢!

所以啊,这些大佬虽然同姓,但各有各的特色和故事,真是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啊!

太史公说啊:学者们老爱提五帝,说得多高大上啊!可是呢,《尚书》里头就只记载了尧以后的事儿;而那些百家争鸣的言论里说的黄帝,文字既不文雅也不通顺,搞得那些绅士先生们都不好开口谈论。孔子传下来的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这两篇东西呢,儒者们有的还不传呢。我曾经啊,西边到过空桐,北边走过涿鹿,东边逛到海边,南边又漂过江淮,发现那些老人家们都会聊聊黄帝、尧、舜的故事,虽然各地的风俗教化不太一样,但总的来说,跟古文里记载的还是挺接近的。我看了《春秋》和《国语》,发现它们对五帝德和帝系姓的阐述还挺到位的,就是研究得不够深入。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内容,都是真实不虚的。虽然史书有些部分缺失了,但那些缺失的内容,时不时还会在其他书籍里出现。所以啊,如果不是好学深思,心里明白个中意味,还真难给那些见识浅薄、孤陋寡闻的人解释清楚呢。我就把这些内容整理了一下,选了那些文字比较优雅的,写成了这本纪书的开头。大家看看,我这翻译得怎么样?既保留了原文的意思,又加了点幽默色彩,应该还算满意吧?哈哈!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明星潜规则之皇 魔艳武林后宫传 黎明之剑 都市花语 明星系列多肉小说 福艳之都市后宫 网游之纵横天下 帝御无疆 御心香帅 田野花香 魔女天娇美人志 女神攻略手册 瘦不了 我有了空间戒指后,财富无限 八一物流誉满全球 玄鉴仙族 再生缘:我的温柔暴君(全本+出版) 山乡艳事 四合院之办卖粮食办农场起家 都市大巫 
经典收藏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 谍影:命令与征服 大唐:我爹是保镖头子 特种兵王系统 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 亮剑:开局成为汉奸,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 悟性逆天,我在大秦布道长生 隋唐群英传:最全隋唐演义 我在大明封狼居胥,杀到朱棣胆寒 残兵1950 三国:我关索干翻乱世 新海盗时代 褒姒传 墓中无人 杀神白起 大明崇祯:我摊上个巨人亲戚 三国: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! 三国之从十常侍之乱崛起 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 剑道乾坤 
最近更新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 大唐:九五至尊 大明:老朱偷看我日记,绷不住了 天幕:海外遍地银山金树,速抢 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 重铸汉骨 穿越占座山 开局穿成奶娃子 穿越: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 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 三国:成为武侯北伐中原 穿越时空王朝命运 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 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 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 风入邺 红警: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 我岳父是朱元璋 大汉天子,我能开启群臣天赋 隋唐:我握玉而生,成中兴之主 
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 脚印飞舞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txt下载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最新章节 - 还是那本史记,挺好读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